当前位置: 首页 > 百味人生

别让你的经验浪费了——知识萃取

原创 : 侯成龙    2021年8月30日
先问大家个问题,你工作上的高光时刻是啥?是如何取得的?如果有机会再做一次的话,有什么已经积累下来了经验可以直接用?
感谢婧姐的邀请,也很荣幸能够再次来到咱们家长圈分享。

各位校友,大家晚上好。

我是侯成龙,来自北京4期5班。现得到总编室的一名成员,现在从事的是得到的知识管理工作。

就在今天的526,得到庆祝了自己的5周年,得到的周年庆,与其说是给“自己”庆生,更多的是向用户汇报。汇报什么那?就是汇报这一年来又长进了什么。

借用这个传统,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下我的学习和体会。

主题啊,就是“别让你的经验浪费了”,和咱们526的主题一致。内容上来自于第34场启发俱乐部。
我作为得到高研院的一员,照着咱们的传统,先说why me,为什么我来汇报。

有两个原因,第一条,我是得到第一名弃码从文的程序员。

就在半年前,我还是一名大数据工程师。在敲着代码,做着得到内部的各类系统。而现在我来到了总编室。从得到积累的知识中受益,快速适应了自己的新岗位。
第二条,我作为总编室的成员,全程参与到了得到知识管理工作当中,从项目的立项、到内容的打磨,再到整体的落地。

从中看到也感受到了知识管理的好处,自己也发生了一些变化。

接下是why you,为啥来听,我相信咱们高研院的每位校友,都是终身学习者
如果你关心,如何总结自己的经验,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,如何在组织中开展知识萃取?甚至是知识管理
这些都内容,今天的内容会很适合你。
在正式开始前,先问大家个问题,你工作上的高光时刻是啥?是如何取得的?如果有机会再做一次的话,有什么已经积累下来了经验可以直接用?

带着这些问题,我们开启今天的分享。
先说答案,用知识萃取。在工作和学习中把知识沉淀下来。

那什么是知识萃取那?听着挺高大上的。

这个定义可能会很多,例如抽象内容、SOP、固化标准流程等,这些都是,也都有可以补充的空间。

我借用罗老师在启发俱乐部中讲到的内容,知识萃取不是浓缩,而是还原。

为了更好的呈现这个过程,我找了一张在知识城邦里,看到的「曹将」同学整理的第34期启发俱乐部,讲到的得到知识萃取心法图,感觉挺好的,在ppt 中展示给大家。
罗老师主要讲了知识萃取的三个要点,因人而来、因变而生、对继任者说话。

接下来我就从这三点,来为大家具体阐述。

第一个,因人而来,知识的源头不在部门内,不在组织内,而在每个人的头脑里。并且因为人不同,看到的事儿也不一样。
给大家举个例子,得到非常重要的一个活动《跨年演讲》。
而《跨年演讲》这件事,在每个人头脑里都是不同。
怎么不一样那?
罗老师头脑里的知识是如何做好演讲,把4个小时的内容为大家讲好,呈现好。
花姐头脑中的知识是如何让整个《跨年演讲》活动能顺利进行。
总导演脑中的知识是如何让各环节协调好,呈现一份完美的体验。
你看,每个人头脑中的《跨年演讲》这件事儿都是不同的,所以并没有具体《跨年演讲》这件事,因为知识因人而生。
人不同,对应的知识也不同,所传承的经验也不同。

第二个,因变而生。在这块人们会拿SOP,也就是标准操作流程和知识做比较。
在此可以做个简单的比喻,SOP是动手的,而萃取出来的知识是动脑的。
这里并不是说SOP不好,而是两者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。
如果在标准操作里,例如流水线,例如麦当劳的后厨,这些都是非常必要也是有效的。
但同时,萃取出来的知识是要应对更多的变化,例如上面提到的《跨年演讲》,具体的每件事,在每一年都会有所不同。对准萃取知识的本质,那么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。

核心目的是拿着萃取出来的经验,把原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质也附带上。

第三个,对继任者说话。这一条是说,要定准一个具体的说话对象,把隐性的知识萃取出来。
记得是我加入得到后,第一次参加跨年演讲时,罗老师中间休息,走下舞台时摔了一跤。
事后,总结经验时,咱们的得到同事,总结了一条知识,大家都觉得挺好的,评价是有用、有效、下次照办。

但罗老师,看过之后,用一句话说得很透彻,说什么那?说这条总结的经验,简直就是“丧心病狂”。当然,这里的丧心病狂是打引号的。

很好奇,究竟是什么一条知识,大家都说好,但罗老师却有相反的感觉那?

这条知识是这么写的,再办《跨年演讲时》,一定要多准备上一套衣服和一副眼镜,万一再出了类似的事情,可以快速给罗老师把摔破的衣服换掉,让罗老师可以继续上台为大家分享,并保证效果。

但罗老师说,咋就没人想着备一副担架那?如果是罗老师写给继任者,肯定要加上备上担架这一点。

我们看,这就是面对不同的继任者,会有不同的知识。

我们再看一下,知识萃取的3个要点,因人而来、因变而生,对继任者说话。
我的做知识管理后,也有三条体会,给大家汇报一下

分别是,让知识流动起来很重要,写知识的“姿势”很重要、知识的预知结构很重要。

我们逐条来说:
第一条,让知识流动起来很重要
就我自己而言,以往不断在干的一件事,就是把觉得不错的文章,放到收藏夹。然后就……没有然后。

整理的时候全力投入,整完之后,束之高阁。

面对这种情况,想要让知识发挥力量,提升自己的工作,那该怎么办那?就一定要让知识流动起来。

让知识流动起来,分为两个层次,分别给大家介绍下。
第一层是做人找知识,让知识能够被找到。
这里推荐一个得到在用的工具,飞书文档和飞书知识库。

将知识置于便于使用的工具之下,效果就是在想找的时候能够快去且顺利的找到。

第二层,做知识找人。
也就是说让知识主动找到人。这一块得到做了很多工作。
例如花姐在526上为大家呈现的,得到是如何在工作中做知识找人的,其中描述了我们的文稿编辑中的“划重点”、企微中的会话建议等。

给大家说个生活中类似的场景,就是我妈给我在冰箱上给我留的便条。

上书8个大字,“昨晚剩饭,加热在吃”。
这就让我早上爬起来在找吃的时候,直接看到了答案。让这份知识,在关键的时候,在必须用的时候,主动的找到我。
第二条,写知识的“姿势”很重要
这里说的,“姿势”是个打比方,简单的说,就是写的时候要以传授给继任者的角度来写。

这里说的继任者,其实就是引入一个外部视角,说给一个具体人,把真正的默会知识写出来。
最好,还要有个具体的人,用外部视角来萃取,为什么这么麻烦那?

因为我们很难写出来我们一条默会知识。例如平时口中的各种专有名词、黑化等。
例如得到在做知识管理中,有个角色KMer,其主要职能就是充当外部视角,来解决这个问题。
“员工赋能无微不至,知识萃取颗粒归仓”
第三条,知识的预置结构很重要
这里先给大家聊聊一篇知识要有哪些要点。
我们就拿罗老师举的英国皇家空军,用骆驼粪擦座椅的例子。

首先是还原,一篇好的知识,要还原到具体挑战的场景。例如当时是在沙漠中需要让骆驼拉战车,这就是还原到了当时的场景。

在当中还要写清楚,具体的挑战是啥,对照着来看,如何让骆驼拉战车就是挑战。

其次是本质,例如,不是强行压榨骆驼,而是让骆驼觉得战车是自己人。

再次是建模,例如通过找骆驼粪、擦骆驼粪等几个步骤,解决了这个挑战。

再次是阐述具体模型中,是如何一条条来解决的。

同时,知识的预置结构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倒逼生产。对比以往的憋一大篇内容,现在只需要按结构来生产。容易得多。
上面是我做知识管理的三点体会,汇报给大家。
说到这儿,再延伸一点。

就是要不吝输出,咱们的亲同学是你知识的磨刀石。下山之后,还可以继续分享和交流起来。

最后,再次感谢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,祝各位,下山愉快!
知了分享社,来自得到高研院北京校友的有趣有料的知识分享,一个涉及家庭教育、儿童养护、兴趣培养、留学就业、职场套路、健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平台。
作者更多文章>>
阅读:123 投诉
侯成龙 侯成龙
知识管理工程师 
 
得到 

微信扫码,了解更多